用心打造
VPS知识分享网站

东伦敦大学玛丽·艾肯博士:网络安全中技术与人类行为的交集

玛丽·艾肯博士站在网络心理学的前沿,探索技术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华盛顿特区国会科技大学网络心理学系的教授兼系主任以及东伦敦大学法医网络心理学教授,她致力于研究数字生活的心理影响。

Aiken博士是一位备受追捧的网络安全演讲者,她在全球舞台上分享她的专业知识,并对网络行为和数字风险提供独到的见解。我们与她进行了访谈,深入探讨了网络心理学的演变格局、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以及个人和组织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复杂性。

东伦敦大学玛丽·艾肯博士:网络安全中技术与人类行为的交集

您认为,网络安全发展到完全融入人为因素有多重要?现在必须解决的最紧迫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谈谈网络空间。作为网络心理学家,像我这样的人,近二十年来一直在讨论网络空间。事实上,2016年,北约正式批准网络空间作为一种环境——一个领域——承认未来的战争不仅会发生在陆、海、空,还会发生在计算机网络上。

美国军方将网络空间概念化为三层。首先是物理网络,包括硬件、线缆和基础设施。其次是逻辑网络,用于促进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最后是网络角色层,也就是我们人类。

当我们谈到将人为因素纳入网络安全体系时,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已经拥有五六十年的网络安全经验,并且在解决前两层(物理网络和逻辑网络)方面非常有效。然而,当今绝大多数网络攻击是由社会工程学驱动的——而社会工程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远大于与技术的关系。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在更广泛的网络安全领域下出现了一个新领域: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简称 SafetyTech。我很荣幸成为英国该领域的创始成员之一。我们的使命是开发技术解决方案,以解决技术引发的问题——即网络有害行为和犯罪行为。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将人性纳入网络安全考量——从用户、员工和网络攻击者的角度。纵观网络威胁行为者的范围——从国家支持到国家纵容,从黑客行动主义者到激进分子,从有组织的网络犯罪到复杂的威胁组织——我们需要的解决方案不仅要技术上稳健且具有韧性,还要考虑到人类的心理韧性。

我们希望我们的数据系统和网络安全,但同样,我们也需要操作这些系统的人员心理上安全、稳健、有韧性。这就是我们实现我所说的“360度韧性”的方法。

作为网络心理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之一,该领域的基础科学如何影响您的公开演讲,特别是在与那些正在应对技术驱动的行为变化的行业打交道时?

在网络心理学中,我们研究特定的效应——例如网络脱抑制效应——它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网上常常会做出在现实世界中永远不会考虑的行为。它是数字环境中一个关键的行为驱动因素。

我们还探讨了网络匿名的力量,它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益,但也可能像是一种“超人的隐形力量”。而且,如同所有力量一样,它伴随着责任——而人类并不总是能够很好地履行这一责任。

当然,我们也观察到积极的网络行为,例如在众包筹款等运动中体现的利他主义。其基本原理是,人类行为在网络环境中会发生变化,而了解这些行为转变的影响至关重要。

通过我的演讲,我有幸在科技、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金融服务、教育、电子商务和医疗保健等众多领域发表演讲。所有这些行业都受益于对科技如何影响人类行为的更深入洞察——无论是从用户还是运营商的角度。

我的研究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网络疑病症——一种在网络上表现出来的健康焦虑。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情况:头痛很快演变成在谷歌上搜索相关症状,最终导致对脑瘤等严重疾病的恐慌。

最近我关注的另一个领域是网络欺诈。英国的《网络安全法》等立法旨在打击此类网络犯罪。我参与了许多信息宣传活动,这些活动都聚焦于我的核心专业领域之一:网络行为分析。

许多宣传活动都会告诉人们:“不要点击链接。” 我则更进一步——分析网络钓鱼信息的语义,探究攻击者如何操纵语言和心理来迫使用户采取行动。了解网络犯罪分子利用的情感和认知触发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教育公众,并防御此类攻击。

在演讲主题方面,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从网络安全中的人为因素到网络行为分析,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心理学。

随着生成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的迅速崛起,行业和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如何重新调整思维,以有效地管理风险和机遇?

说到人工智能之类的技术,我们见证过许多虚假的曙光,也经历过不少道德恐慌。以 ChatGPT 的出现为例。聊天机器人的新颖性让人们兴奋不已,但事实上,聊天机器人已经存在几十年了。

第一个聊天机器人Eliza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她以罗杰斯心理学为蓝本,非常善于获取信息。当她问“你好吗?”之类的问题,并接着问“跟我说说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时,人们开始分享一些非常私人的故事。由于反响强烈,该程序很快就被关闭了——据报道,它的发明者对人们披露的信息之多感到震惊。

20世纪90年代,我有幸与我的一位同事开发的另一个聊天机器人Jabberwacky合作。它是一项杰出且创新的技术。我们现在正在见证这个领域的持续演变。

至于人们普遍担心人工智能会复制人类智能并取代我们,我仍然持怀疑态度。作为一名行为科学家,我想指出,我们尚未完全理解人脑的运作方式。我认为,认为我们能够复制或取代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事物,是一个有缺陷的前提。

我并不专注于“人工智能”,而是倡导一种不同的方法:IIA(智能增强)。这一概念的灵感源自利克莱德 1950 年代的著作《人机共生》,提出了一种人类与机器智能共生的模型。

通过 IIA,我们始终以人为本。我相信,这才是我们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合作的框架——专注于增强,而非取代。

展望未来,毫无疑问,激动人心的重大变革即将到来。我对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尤其感兴趣。这种结合或许是我们真正开始模仿人类智能的起点。

在向北约和联合国等全球机构发表见解时,您最希望听众在听完您的演讲后获得什么核心信息或思维转变?

作为世界领先的网络心理学专家之一,我很荣幸被邀请在世界各地的高级论坛上发表演讲——从白宫到北约,从联合国到国际刑警组织。

就会议而言,我曾在各行各业的聚会上发表演讲——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医疗科技、金融科技、监管科技、教育科技,以及政策和警务论坛。这种广度和深度反映了网络心理学在当今数字世界中的普遍意义。

我的职责是为观众提供应对人类与技术交汇时出现的复杂挑战所需的知识、工具和技能。

我帮助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使他们能够设计和部署基于技术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技术引发的问题,包括有害和犯罪的网络行为。

最终,我的目标是让人们更加了解、更加自信,并更好地准备以安全、道德和有效的方式使用技术。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鼓励合作,因为我们都在网络空间这个共享的环境中运作。如果我们要让网络空间更加安全可靠,就需要集体责任和全球合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国外VPS测评网 » 东伦敦大学玛丽·艾肯博士:网络安全中技术与人类行为的交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