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美国保护其半导体技术免受中国侵害的举措发生了越来越大的转变——从出口禁令到全球限制——但国会的最新提案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领域。
立法者目前正在推动强制在从美国出口的每一块人工智能芯片中嵌入 GPS 式跟踪功能,本质上是将先进的半导体变成向华盛顿报告其位置的设备。
2025 年 5 月 15 日,由八名众议院两党代表组成的小组提出了《 芯片安全法案》,该法案要求 Nvidia 等公司在出口前在其处理器中嵌入位置验证机制。
这或许代表了迄今为止美国与中国在技术竞争中采取的最具侵略性的做法,远远超出了限制芯片的去向,而是积极监控芯片的最终去向。
人工智能芯片监控的机制
根据拟议的《芯片安全法》,所有“涵盖集成电路产品”——包括出口管制分类号 3A090、3A001.z、4A090 和 4A003.z 的产品——都将被强制实施人工智能芯片监控。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将被要求在其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再出口或在国内转移至外国之前嵌入位置验证机制。
提出众议院法案的密歇根州共和党众议员比尔·休森加 表示, “我们必须采取保障措施,确保出口管制不会被规避,从而使这些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落入不法分子手中。”
他的联合负责人、众议员比尔·福斯特(Bill Foster)——伊利诺伊州民主党人,曾是物理学家,在其科学生涯中设计过芯片——补充道:“我知道我们拥有技术工具,可以防止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入坏人之手。”
该立法的范围远不止简单的位置追踪。企业将面临持续的监控义务,必须报告任何有关芯片转移的可靠信息,包括位置变更、未经授权的用户或篡改企图。
这创建了一个无限延伸至销售点之外的持续监控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制造商与其产品之间的关系。
跨党派支持技术控制
这项人工智能芯片监控倡议最引人注目的或许是其跨党派合作的性质。该法案得到了跨党派的广泛支持,由众议院中国事务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和资深议员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蒂(Raja Krishnamoorthi)共同领导。其他共同提案人包括众议员刘云平(Ted Lieu)、里克·克劳福德(Rick Crawford)、乔希·戈特海默(Josh Gottheimer)和达林·拉胡德(Darin LaHood)。
穆勒纳尔表示,“中国共产党利用了我们出口管制执法体系的弱点——利用空壳公司和走私网络转移美国的敏感技术。”
两党在人工智能芯片监控问题上达成的共识反映出中国挑战已经深深渗透到美国政治思想中,超越了传统的党派分歧。
参议院已通过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提交了类似的立法,这表明半导体监控已获得国会的广泛支持。两院之间的协调表明,无论哪个政党控制国会,某种形式的人工智能芯片监控都可能成为法律。
技术挑战和实施问题
实施人工智能芯片监控的技术要求引发了关于可行性、安全性和性能的重大问题。该法案要求芯片在颁布后180天内“使用可行且适当的技术进行位置验证”,但并未详细说明此类机制如何在不损害芯片性能或引入新漏洞的情况下运行。
对于像英伟达这样的行业领导者来说,实施强制监控技术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每个芯片都需要嵌入功能来验证其位置,这可能需要额外的组件、增加功耗和处理开销,从而影响性能——这正是人工智能应用客户无法承受的。
该法案还赋予商务部长广泛的执法权力,以“部长认为适当的方式核实”出口芯片的所有权和位置。这将创建一个实时监控系统,美国政府有可能追踪全球每一种先进的半导体,从而引发数据主权和隐私方面的质疑。
商业监控符合国家安全
人工智能芯片监控提案代表着国家安全要求与商业技术产品前所未有的融合。与仅仅限制目的地的传统出口管制不同,该方案创造了持续的监控义务,模糊了私人商业与国家监控之间的界限。
福斯特众议员的物理学家背景为该倡议增添了技术可信度,同时也凸显了科学专业知识如何被应用于地缘政治竞争。这项立法体现了一种信念:技术方案可以解决政治问题——将监控功能嵌入半导体可以防止其被滥用。
然而,这项拟议的法律提出了关于全球化世界中技术出口本质的根本问题。所有先进的半导体都应该成为潜在的监控设备吗?
强制性的人工智能芯片监控将如何影响依赖美国技术的国家的创新?这为其他寻求监控其技术出口的国家树立了什么先例?
加速技术脱钩
强制性的人工智能芯片监控要求可能会无意中加速替代半导体生态系统的发展。如果美国芯片内置追踪机制,各国可能会加大力度开发国内替代品,或从没有此类要求的供应商处采购。
在美国多年限制之后,中国已在半导体自给自足方面投入巨资,或许会将这些监控要求视为技术脱钩的进一步理由。讽刺的是:追踪中国对美国芯片使用情况的努力最终可能会降低这些芯片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和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盟国可能会质疑,它们是否希望其关键基础设施依赖于可被美国政府监控的芯片。该法案的措辞宽泛,暗示人工智能芯片监控将适用于所有国家,而不仅仅是对手,这可能会损害与重视技术主权的合作伙伴的关系。
半导体治理的未来
随着特朗普政府继续制定拜登人工智能扩散规则的替代方案,国会似乎不愿等待。《芯片安全法》代表了比传统出口管制更为激进的做法,从限制转向主动监控,这可能会重塑全球半导体行业。
这种演变反映了大国竞争时代各国对技术出口看法的更深层次变化。半导体行业曾经主要受市场力量和技术标准的支配,如今却日益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优先考虑对商业的控制。
人工智能芯片监控能否成为法律,取决于国会的行动和业界的回应。但两党的支持表明,某种形式的半导体监控或许不可避免,这将翻开科技、商业和国家安全之间关系的新篇章。
结论:美国匿名半导体的时代终结了吗?
该行业面临的问题不再是美国是否会控制技术出口,而是在技术离开美国后,美国将对其进行多大规模的监控。在这个新兴模式下,每一块芯片都成为潜在的情报资产,每一笔出口都成为全球监控网络中的数据点。
半导体行业现在面临一个关键的选择:适应产品配备自己的跟踪系统的未来,否则就有可能被完全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
随着国会推动强制性人工智能芯片监控,我们可能正在见证匿名半导体时代的终结,以及每个处理器都确切知道自己所属位置并进行相应报告的新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