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支付韧性(Resilience)”常常意味着:文件柜里放着一份灾难恢复文档、企业有一个备用数据中心。然而如今的支付环境已经截然不同——新的支付方式、愈加复杂的欺诈行为、更严格的监管要求,以及不断推进的全球市场布局,都让韧性成为影响收入、体验与合规的关键因素。
如果设计得当,支付韧性将不再只是成本,而是增长杠杆:带来更顺畅的客户体验、降低中断损失,并让企业更快享受到开放银行、动态风控等创新技术。
BR-DGE 在 2025 年 10 月的一项研究中提出,支付韧性是一系列可被企业领导者主动构建和管理的能力。该研究调查了 50 位大型电商决策者,结果显示:韧性缺口普遍存在,而且与支付架构的设计高度相关。

为什么支付韧性不仅是 IT 问题,也是业务问题?
研究证实了业界长期的担忧:支付中断的频率远比想象中更高、损失也更严重。
- 92% 的大型企业电商过去两年内经历过支付故障或中断。
- 能量化损失的企业中:
- 50% 的损失在 110 万至 1000 万英镑之间
- 34% 的损失在 10 万至 100 万英镑之间
- 所有在线交易额 ≥ 5 亿英镑的企业损失都在百万级以上
然而,当被问及未来两年的战略重点时:
- 58% 关注客户体验
- 54% 聚焦成本优化
- 40% 关注新市场扩张
- 只有 28% 将韧性列为优先事项
许多企业仍将韧性误解为“是否有备用 PSP”。
但实际情况是:韧性是客户体验、收入稳定和市场扩张的基石。
如果支付系统无法快速适应变化,
- 难以进入新市场
- 难以满足监管要求
- 难以在扩张中维持高授权率
现代支付韧性的五大基石
研究与实际案例总结出现代支付韧性必须具备的五个核心能力。
1. 冗余:避免单点故障的关键
依赖单一 PSP 虽然简单,但风险极高:一旦 PSP 故障,结账全线瘫痪、收入瞬间归零。
研究显示:
- 4% 商家仍然使用单一 PSP
- 即便采用多个 PSP,71% 的交易仍集中在主 PSP 上
真正的冗余意味着:
- 至少两个 PSP、实时监控成功率
- 自动备份路由
- 每季度进行故障转移演练
冗余能在供应商出现问题时保证运营连续性。
2. 灵活性:架构能不能快速适应变化?
如今,全球企业支付方式愈发多样:
- 46% 的企业支持 6–10 种支付方式
- 22% 支持 11–20 种方式
但复杂性也随之上升:
- 54% 的企业因为支付架构僵化,而被迫放缓海外扩张
灵活性的核心在于:
为所有 PSP、所有支付方式构建一个统一的控制层
让团队无需重构系统就能:
- 快速切换 PSP
- 新增本地支付方式
- 调整路由策略
3. 互操作性:摆脱供应商锁定
互操作性强调“平台无关”的支付能力。
最典型的问题:代币化。
虽然 78% 的企业在用代币化,但:
- 只有 12% 拥有能跨 PSP 使用的全局代币库
这会导致:
- 难以切换 PSP
- 停机风险放大
- 路由灵活性不足
互操作性的实践包括:
- 中央代币库
- 模块化的 API 架构
- 统一的风控与路由层
4. 优化:用数据驱动授权率与成本效率
优化不仅是降低成本,更是提升收入。
研究发现:
- 64% 使用基于规则的路由
- 62% 仍依赖人工调整
- 仅 38% 使用 AI/ML 优化
真正的支付优化包括:
- 对各 PSP 的成功率进行统一观察
- 自动化 A/B 测试路由策略
- 区分真正的 PSP 故障 vs 配置或 UX 问题
优化能力越强,授权率越高、成本越低。
5. 面向未来的准备能力
面向未来的能力意味着:系统可随需求增长而升级,而不需要推倒重建。
研究显示:
- 40% 企业将“新市场准入”视为关键
- 58% 将“客户体验”作为优先事项
现代支付基础设施必须适应:
- 本地支付方式
- 全球合规要求
- 移动优先体验
- 动态风控
- 开放银行及实时支付
能进化的支付架构,才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
支付韧性的商业价值:不仅稳定,还能提升 ROI
报告强调:
韧性不是成本,是增长加速器。
拥有现代支付韧性的企业将能够:
- 减轻停机影响、减少收入损失
- 快速适应用户行为变化
- 更高授权率、更低成本
- 无需重构即可进入新市场
推荐的最佳实践包括:
- 至少两个 PSP + 智能编排层
- 动态路由
- 互操作代币库
- 无缝故障转移
- 更智能、更灵活的风控与 KYC
每一次交易失败都是损失,甚至是用户信任的流失。
因此,支付韧性、效率与适应能力的结合正成为未来企业的关键战略工具。

